海量鬼故事散文小说推荐平台
顶部右侧自定义文字

网站首页 > 经典故事 正文

高铁‘夹门’事件频发为哪般?后续又该如何避免…

uegoods 2025-06-12 16:07:32 经典故事 11 ℃

高铁 “夹门” 惊魂!湖南株洲西站突发紧急一幕丨【# 高铁安全# #出行文明# #夹门事件 #】
两分钟化险为夷,背后隐患引人深思


2025 年 5 月 16 日,湖南株洲西站,一列即将启动的高铁上,发生了令人揪心的一幕。
就在列车车门关闭的瞬间,一名女子突然冲了出来,半个身子硬生生地被夹在了门缝里。


她脸上惊恐万分,站台上惊呼声此起彼伏,在场所有人的心都被紧紧揪住。

好在车站工作人员反应够快,仅仅用了两分钟,就徒手把车门掰开,将女子推回了车厢,这才化险为夷。

但这看似短暂的两分钟,背后却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问题。
据株洲西站派出所调查,女子说自己是看错了车站电子屏,误上了列车,之后想下车才导致了这场险情;
她把责任归咎于显示屏故障,虽说具体原因还得等技术核查,但她这个说法,无疑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这种事儿可不是头一回发生。
一个月前,深圳北站就有旅客强行阻挡车门,最后被行政拘留了;
五一假期的时候,上海虹桥站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这一桩桩事件接连发生,就像一记记警钟,狠狠地敲在了高铁安全的大门上。
从硬件设施方面看,高铁站台的电子屏,虽然显示了车次、时刻这些关键信息,可一到高峰时段,旅客们都急急忙忙的,特别容易看错;
这是不是在提醒铁路部门,电子屏的设计和布局,是不是还能再优化一下?能不能让信息显示得更清楚、更醒目,好减少旅客误判的几率呢?

再从乘客的意识层面看,有些乘客对 “禁止扒门” 的警示根本不当回事儿,总抱着 “抢几秒钟没啥事儿” 的侥幸心理。
他们压根儿没意识到,高铁是个精密运行的交通系统,车门关闭和发车的流程一环扣着一环,任何一个人的误操作,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现在高铁日均旅客发送量超过 700 万人次,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对整个铁路运输网络产生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专家给出的建议可谓一针见血。
加强站台引导标识,这是从硬件设施上,给旅客提供更明确的指引,减少因为信息不清楚导致的误操作;
培养公众的 “安全时差” 意识,则是从根本上提高乘客的安全素养。提前 15 分钟到检票口,确认好车次信息再进站台,这可不单单是个时间要求,更是对规则的尊重,对安全的敬畏;
要是遇到异常情况,别自己擅自行动,赶紧找工作人员帮忙,这是每个乘客都得牢牢记住的准则。

每一次的高铁 “夹门事件”,都不该只当成一个孤立的个体事件来看,而应该看作是对整个社会现代化出行文明的一次拷问。
它在提醒我们,在追求出行速度和便捷的同时,安全和文明建设可不能忽视;
只有每位旅客都能成为安全链条的守护者,从自身做起,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只有铁路部门不断完善设施,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才能真正让高铁成为安全、便捷又文明的出行方式,让类似的惊险场景不再发生。

咱们都盼着,在安全与文明的保驾护航下,高铁出行能给每个人的旅途,都带来安心又舒心的美好体验。

铁路部门将如何具体落实设施优化和管理提升?旅客又该如何更好地增强安全文明意识?

来源:湖南日报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