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鬼故事散文小说推荐平台
顶部右侧自定义文字

网站首页 > 经典故事 正文

八旗子弟都是纨绔子弟?清朝两位皇后家族代代有人战死疆场

uegoods 2025-05-16 16:26:38 经典故事 3 ℃

作者兰台


很多人都认为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开始堕落,但是这并不是事实;即使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依然有许多八旗高等贵族子弟血染疆场。


八旗制度本身是世兵制度,也就是八旗之下所有人第一身份都是士兵,是爱新觉罗家的士兵;除非被皇帝处罚“出旗为民”,不然旗人的军人身份在清朝是永远不会撤销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皇帝让旗人上战场,旗人就必须上战场,没有任何折扣可以打。所以我们就看到八旗高等级贵族阵亡比例成了历朝历代之最,甚至还出现鄂尔泰长子鄂容安明明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掌院学士,只是因为其是旗人,就被乾隆帝派往西北前线,结果以定西将军身份在前线殉国。


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盘点一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哪些出身高等贵族家庭的八旗子弟在前线战死,


康熙朝:


康熙帝亲舅舅,一等公佟国纲阵亡在北征准噶尔前线,身中数枪而死;镶黄旗;


正一品西安将军额伦特阵亡在北征准噶尔前线;镶红旗,他父亲是同样担任过西安将军的佛尼埒;


雍正朝:


辅国公爱新觉罗·巴赛,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孙,阵亡于和通泊;


达福,鳌拜之孙,世袭一等公,阵亡于和通泊;


定寿,康熙元皇后赫舍里氏的侄孙,世袭三等轻车都尉,阵亡于和通泊;


雍正朝和通泊惨败八旗将领死的非常多,我这里只是举出最有名的几个。大家想想看,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还没有宗室战死疆场的?


乾隆朝:


鄂容安,鄂尔泰嫡长子,世袭三等伯爵,曾担任过翰林院掌院学士,河南巡抚,以定西将军职在乾隆二十年阵亡于西北前线;


鄂实,鄂尔泰第二子,乾隆二十三年阵亡于西北前线;


特通额,康熙帝的顾命大臣遏必隆(努尔哈赤外孙),乾隆二十三年阵亡于西北前线;


傅清,乾隆帝元皇后富察氏三兄,阵亡于西藏;


明瑞,乾隆帝元皇后富察氏长兄嫡子,世袭一等公,阵亡于清缅战场前线。


扎拉丰阿,康熙元皇后赫舍里氏的四世侄孙,和通泊战死的定寿之子,他于明瑞一同阵亡于清缅战场前线。


福康安,乾隆帝元皇后富察氏次兄嫡长子,嘉勇郡王,嘉庆元年病逝于湖南前线军中。(和珅弟弟和琳也病死)


嘉庆朝:


惠伦,世袭一等公,乾隆帝元皇后富察氏侄孙,明瑞之子,阵亡于嘉庆二年湖北前线;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朝阵亡的八旗将领还有很多,比如慈禧太后宠臣荣禄的爷爷、父亲、叔叔都阵亡在前线,还有老舍先生的父亲作为一名普通的正红旗护军士兵死于1900年京师,不过我主要是介绍八旗高级贵族子弟,所以出身一般的八旗将领就略过了。


事实上八旗高级贵族子弟阵亡或者病死在战争前线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比如乾隆皇帝最爱的元皇后富察氏家族,可以说代代都有男丁战死,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少见。


一般王朝中期开始,勋贵子弟就等于是养猪了,像清朝这样有如此之高贵族子弟战死记录的实属罕见。


煽情一点的说,从大小金川、阿富汗到喜马拉雅山脉再到、尼泊尔、缅甸,都有八旗子弟的鲜血。

Tags: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