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典故事 正文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51年2月19日,李奇微在骊州召开作战会议,与会者有第9、第 10 军军长和第1陆战师师长,围绕他的意图研究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李奇微将这次攻势命名为“屠夫行动” ,以强调其目的在于大量杀伤消耗中朝方面的有生力量。
尽管陆军参谋长柯林斯捎话过来说, “屠夫”这个词可能会给公众造成某种不舒服的感觉,应在用语上稍加修饰,李奇微仍坚持“屠夫”这个名称不改。
他说:战争就意味着杀人,在这一点上,美军没有什么可愧疚的。
1、李奇微的“屠夫行动”
“屠夫行动”的直接目标是:
在西线,占领汉江南岸一线;在中线,推进到砥平里、横城、芳林里之线以北;在东线,推进到江陵以北地区,拉直由堤川向原州东南形成的战线凹部。
具体部署是,从两个方向实施攻击:
一个方向,由原州沿29号公路向横城以北;再一个方向,由宁越沿60号公路向平昌以北。这个阵势就像一把张开口的铁钳,直指中朝军队北撤主要通道,意在抓住从“堤川突出部”向北机动的志愿军和人民军。
李奇微为“屠夫行动”划定的目标线叫作“亚利桑那线”。按分工,沿29号公路向北的攻击由美军第9军担任,沿60号公路向北的攻击由美军第10军担任。
据此,“联合国军”部署作了如下调整:
西线,由美军第1军(辖2个美军师、1个韩军师和土耳其旅)负责。
美军第2、第25师担任主攻,分别沿汉城以南、京安里以北并列展开,推进至汉江南岸;韩军第1师负责保障金浦、永登浦地区安全。
中线是“屠夫行动”的主要战场,由美军第9军(辖4个美军师、1个韩军师和1个英军旅)负责,从南汉江以西、砥平里至原州以东向北进攻。主攻由第1骑兵师和第1陆战师担任,分别沿砥平里-洪川、原州-横城-洪川两条轴线实施攻击。
东线由美军第10军(辖1个美军师、2个韩军师)和韩军第3军团(辖3个韩军师)、第1军团(辖1个韩军师)负责,由平昌、旌善至东海岸的江陵一线向北进攻。
韩军第2、第3师和英军第29旅为战役预备队。
美军第187空降团至堤川东北集结,尔后转至大邱机场,准备在敌后方实施空降作战。
在制订“屠夫行动”计划过程中,李奇微对中朝军队的实力和部署仍然没有摸得十分清楚。
当志愿军主动撤出砥平里,全线向北转移时,李奇微还以为这可能又是一个引诱美军上钩的圈套。
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在敌情方面,据报告位于平壤一带的中共的四个军,在实力、武器状况、士气,以及作战企图等方面的情况依然不明。但是,几周来,敌增援部队很可能源源不断地由该地区南下,以加强我当面之敌。他们几乎每天都可能出现在战线上。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他情报,我本人也没有掌握其他指挥官所不知道的情况。”
美国官方战史称,李奇微是在“不完全了解可能存在的对手,和明知敌方后备力量投入战斗,可能使他取消进攻计划的现实情况下,着手推动发起‘屠夫行动’的”。
正因为如此,他在部署行动时仍较为谨慎,将“敌人后备力量的能力计算为,能在24小时内出现在前沿”,并专门下达指示,强调“不可毫无节制的北进”;各部要在行动上协调一致,“避免采取一切不顾后果的无计划的推进行动”。
李奇微指出:
我们的意图是:给敌人以最大限度的杀伤,同时尽量减少我们的伤亡;保持各主要部队建制的完整性;小心谨慎,避免因敌之诡计或我之贸然行动而陷入敌人包围,被其各个击破。我们的追击要有限度,只能在仍可获得强大支援的情况下继续追击,或者至少要在部队能及时与敌脱离接触、进行局部后撤的情况下才实施追击。
“屠夫行动”发起前一天,出现了一个令李奇微大为不快的插曲。
那天一早,麦克阿瑟从东京飞到原州。李奇微给他看了一份标有“仅供参阅,不许抄录”字样的“屠夫行动”内部文件。
然而,一转身,麦克阿瑟就向跟在他身后的一群记者宣布:美军将按他的命令开始新的进攻。
李奇微对此十分恼火,因为这不仅透露了美军即将发动进攻的机密,而且把他一手策划的行动作为麦克阿瑟的创作,记到了麦氏名下。
他说“这项突如其来的声明,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实际上,“无论是麦克阿瑟本人还是其参谋人员,在‘屠夫行动'计划的构想或拟制过程中均未发生过任何作用”。
2、西线的防御
2月21日上午10时,“屠夫行动”如期启动。
此时,志愿军西线各部已于18日撤至汉江北岸。
韩指确定的防御部署是:
“充分利用汉江天然屏障,阻住敌人于汉江南岸,守住江北岸及汉城有利阵地”;同时,在纵深布置第二、第三线防御。
韩先楚估计,敌军经打击后,需要数日调整方能转入进攻;而数日之后,汉江江面解冻,冰块冲积,水位上涨,将持续10天左右;各部依托江防顽抗,又可坚持10天左右。这样算下来,汉江北岸防御总共可争取约1个月时间。
韩先楚要求:
各部应以全力防守第一线阵地,不让敌军很快攻破江防、占领汉城;除守江防的兵力、火力外,各师还应组织专门的突击团、营,制定反击方案,一旦敌突破江防即能发起反击予以歼灭;江防布置妥当后,再组织团以上指挥员、参谋人员和工兵到第二线查看地形,构筑工事及指挥观察所,分配防区阵地,架设电话线,制订防御计划,以便退出第一线阵地后能迅速转入第二线防御。
考虑到实施运动防御行动较为复杂,整体性、计划性要求比较高,而下级指挥员缺乏相关经验,韩先楚要求高中级干部“亲自到下面帮助设防布置,反对只在上面层层下令、打电话,而无具体指导的严重现象”。
由于西线各部已在汉江以南打了20多天阻击,伤亡减员甚大,部队疲劳不堪。
退到江北岸继续防御后,不少官兵闹情绪,普遍反映愿攻不愿守,尤以第38军部队为突出。
针对这一现象,韩先楚专门致电第38军指出:
“部队愿攻不愿守的思想一定要很好纠正,要反复说明此次防守争取时间极为重要。你们江南防御敌人打得很好,在今后防御战中更要发挥主力部队能攻能守的作风,一定要将第一道防御仗打好,才能争取两个月的时间。”
据第38军军史记述,该军实力当时已降至入朝后的最低点。每个步兵连的战斗员,平均为5~40人者约占四分之二,41~60人者约占四分之一,60人以上者不足四分之一。枪支、弹药更缺。在汉江南岸守备时,有的班只有三四支枪,其余只有手榴弹。
尽管如此,部队经短暂动员,立即投入沿江一线防御。
在第38军撤至江北重新组织防御的同时,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也收缩至江北,整理残破组织,担负汉城正面及西北的守备任务。
据有关史料披露,当人民军第1军团奉韩指命令撤到江北时,受到了来自朝方高层的指责。
人民军总部来电责问该军团领导人:为何放弃仁川?电报写道:“仁川不守,汉城则孤立,势将失守。”
该军团参谋长将此情况报告韩指,韩先楚即致电彭德怀,请他向人民军总部说明:
“放弃仁川,不是我们主观上随意不守,乃以敌我实际情况,如不撤时则我仁川部队有被分割歼灭的危险,故令一军团撤江北防守汉城。”
在此之前,为配合横城反击,韩指曾令第1军团以1个营兵力沿公路向水原、乌山里前进,该军团出动了1个团,战斗中被敌冲散,只有400余人返回。为避免该军团领导人因此次失利再受朝方高层指责,韩先楚也电请彭德怀转告金日成:“一军团虽执行上有毛病,但派部队去为我之决定,如无我决定则不会发生此事故,不应对其有所责备而我负全责。”
这一情况表明,两军联合作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置还是不大一样的。
3、春雨来帮忙
“屠夫行动”在中线的攻势最为猛烈。
美军主力在炮兵、坦克、航空兵支援下,以团或营为单位,分多路向砥平里以北及横城地区攻击前进。攻击中特别重视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的冲击力。有时,对一个目标的攻击就出动坦克、装甲车和汽车数百辆。这在前几次战役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天公不作美。
“屠夫行动”发起第一天,就遇上一场春季罕见的大雨。这场雨,从2月21日至23日,不间断地下了40多个小时。
刚刚离开进攻出发位置的美军车辆和人员一起步就泡在雨水之中,飞机也无法出动。最要命的是那些设置在冬季干涸河床上的指挥所和补给仓库,一夜之间被暴涨的河水冲得七零八落,有线通信网和补给线全面中断。
雨停后,积雪开始融化,雪水与雨水汇合到一起,在江河里形成洪峰,冲垮了骊州至砥平里间所有桥梁,本来可以徒涉的河流也不能通行。
大大小小的道路变成一片泥淖,人员、车辆陷于其中,难以自拔。
在这样的天候条件下发起攻击,进展之艰难可想而知。
恰在此时,又发生了一场悲剧:中线美军指挥官、第9军军长穆尔少将乘直升机去战场视察,途中一头栽进汉江浊流之中,当场心脏病突发而丧命。这是继第8集团军前司令沃克死于车祸后,又一名美军高级将领在朝鲜战场上死于非命。
李奇微立即提名陆军战争学院院长斯威因接任第9军军长,在提名审核期间,指定第1陆战师师长史密斯代行该军指挥权。
在美国陆军史上,让一位海军陆战队军官担任陆军军一级作战部队指挥官,从无先例。
尽管李奇微对第9军参谋部门和各师师长打了招呼,要他们全力配合,但陆军中抱怨之声仍不绝于耳。
第1骑兵师指责史密斯“追求合理性的性格”“抑制了骑兵师的大胆攻击”。
而实际上,当时是补给方面出了问题,“各部队为修补责任区域的道路而忙得不可开交”,才不得不延缓进攻的势头。
4、中线的防御
志愿军在中线战场担任一线防御的是第42军和第66军。
按邓指部署,这两个军在横城、中元山以北,洪川以南地区构筑三道防御阵地,计划在第一道阵地上坚持10天以至更长时间。
邓集团的另外两个军——第39军和第40军,集结于洪川东西地区,对一线防御部队提供机动支援,并准备趁敌军进犯时寻机歼其一部,以打退敌军的冒进。
第42军和第66军是在连续作战极度疲劳、部队大量减员未得补充、粮食弹药供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再次转入防御的。
前段作战,第42军又减员2427人,子弹平均只剩半个基数,炮弹更缺,粮食不够食用,被服补充极少,每人仅发了一双棉胶鞋,构筑工事缺乏工具。
第66军减员状况更为严重,按邓指的说法,该军实际上只能顶一个师使用。
为完成任务,第42军迅速动员,从军师两级机关直属队抽调780名勤杂、警卫人员充实一线步兵连队,为班排配备骨干力量,使之具备独立作战能力。从2月19日开始,该军在预定阵地上坚守了12天。
第66军各师在横城反击战后一度逼近原州,前出至平庄里、德高山、讲林里、九万里、红桃山一线,并组织干部向南勘察地形、道路,准备下一步向原州、神林里出击。17日奉命转入防御后,第196、第197师分别转至横城以南、以东,担任正面抗击,一线阵地设在阳德院里、上茶峰里、釜刚里、大官岱里之线以南。
但当部队按计划向指定地区开进时,进攻之敌已抢先一步到达。第66军部队只能以遭遇战姿态进入阵地,边打边就地构筑工事,在第一道防线上坚持了19天,完成了防御任务。
经过此战,该军又付出重大代价,第196师全师战斗人员只剩下不足千人,第586团全团缩编为3个步兵连,战士大部分是后勤人员补充的。
至3月6日,“联合国军”经15天连续攻击,每日前进不足1公里,终于进至汉江南岸——杨平-横城至东海岸江陵相连之线,将原来战线的凹部拉平。
尽管“屠夫行动”的预定目标线已达到,但李奇微并不满意,因为未能抓住前出的人民军第2、第5军团,也未能重创原州以北和砥平里一带的志愿军部队。
美国官方战史记述:
“敌人巧妙地避开了代价过高的作战样式,从“联合国军”布置的圈套中溜了出去。”
5、邓华的进攻构想
美军举行“屠夫行动”期间,彭德怀回国,战场指挥暂由邓华代理。
在组织部队全线转入运动防御的过程中,邓华观察到,美军、韩军以6个师兵力从平昌至砥平里之线齐头并进,完全依赖炮兵、航空兵和坦克火力摧毁志愿军、人民军阵地,虽受天候影响和防御部队节节抗击,推进速度不快,但一直握有主动权;而志愿军、人民军只能且打且退,处境被动。
他认为,要扭转这种局面,还是得通过反击这一强有力的手段。
彭德怀2月17日下达防御部署时曾对反击作过安排,设想以第39、第40军为机动突击力量,准备在运动中寻机歼敌一部。
邓华重新研究了此案,认为就当前战场情况看,仅以2个军兵力实施这样的局部反击,很难打动敌军整个进攻部署,应投入更多的力量,组织更大规模的反击,才能改变整个被动态势。
2月28日,邓华与朴一禹、洪学智、解方联名致电彭德怀、高岗并上报中央军委,建议3月间组织一次较大的战役反击。
电报指出:
敌为要夺取汉城,必先攻取洪川、春川,以迂回汉城之侧背。为争取两个月时间,势必要在三月间组织一次较大的战役,则有力地歼灭北犯之敌,才能停止敌一个时期的前进。
邓华分析,按原计划,“仅以现有两个机动军进行局部反击,是很难割歼与打动敌人”,原因在于“敌兵力密集洪川至横城,纵深太短”。
他主张,集中6~8个军,“进行一次较大的反击”。为此,应将刚入朝的第19兵团调到抱川、加平、清平川地区,第40、第26军进至洪川东北;这样,“虽将影响第二番部队的作战,但在敌进攻下,将使我被迫作战,而不如主动的打击敌人为好”。
关于具体打法,邓华提出两个方案:
第一种,待敌进到洪川以北、春川以南后,即以人民军抓住东面之敌,以三十八军、五十军、一军团阻住西面之敌,让敌进入我预定地区;以三十九军、四十军、二十六军、六十六军从东,以杨兵团及四十二军从西,向洪川南北之敌之侧后攻击。
第二种打法,如平昌敌前进较快,则可以杨兵团及四十二军抓住洪川方面之敌,集中三十九军、四十军、六十六军及人民军三个军团,歼灭平昌冒进之敌。
3月2日,从北京返回朝鲜途中的彭德怀在沈阳看到邓华这个电报,当即给邓华复电并报中央军委,明确指出:3月间打这样一场反击战并不适宜。
彭德怀不同意3月间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击,理由有三点:
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是前线粮弹均无储备,无法予以保障;三是可能会过早暴露下一个战役的企图,使敌不敢深入三八线附近预设战场。
因此,他认为,3月打一次大仗难有胜算,还是按原定计划加紧准备,到4月间大举出击为好。
彭德怀这个主张,于几天前在北京玉泉山与毛泽东、周恩来商谈过,并取得了一致看法。
周恩来在3月1日以毛泽东名义发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指出:
“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队九个军于四月上旬到达前线以前,敌之陆军还较我占优势,我应避免进行战役性的出击,而以第一番志愿部队六个军及朝鲜人民军四个军,在南汉江以北地区进行防御,迟阻敌人”;当敌人“寻机进攻,逼我应战”时,“我军拟让敌人进至三八线南北地区,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队九个军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
这个设想,是彭德怀与毛泽东、周恩来共同研究后形成的一致意见。
在反击条件不具备时,持重忍耐,待机再发,这样做是适当的。
3月5日,彭德怀到安东,当晚渡过鸭绿江。9日,当他回到志愿军总部指挥位置时,美军已发起了代号为“撕裂者”的新一轮攻势。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猜你喜欢
- 2025-07-07 抗美援朝一第三、四、五次战役、(抗美援朝第几次战役最重要)
- 2025-07-07 二战美国M3轻型榴弹炮,专为空降兵打造,步兵却率先装备
- 2025-07-07 15军浴血阻击,彭德怀发10个字电报: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
- 2025-07-07 抗美援朝战争——围歼县里之敌(下)
- 2025-07-07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简介(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 2025-07-07 抗美援朝战争——围歼县里之敌(上)
- 2025-07-07 朝鲜战争初期,阵亡、被俘和投降的部分人民军联队长以上将校名单
- 2025-07-07 彭德怀严令15军阻击,对谷政委吼:守不住,撤销你们番号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韩熙雅风油精 (17)
- 和狗狗卡了一晚上 (27)
- 绯闻33天 (27)
- 一见倾心什么时候播出 (31)
- 孟美岐聊天记录 (28)
- 天龙八部之四号男主角 (21)
- 李小璐生子 (30)
- t1手机 (19)
- 坏女人有人爱 (29)
- 小栗旬主演的电视剧 (21)
- 坑爹什么意思 (17)
- 罗志祥冷笑话 (19)
- 陈奕迅与徐濠萦 (20)
- 渡边麻友黑历史 (30)
- 欧美性爱大片 (27)
- 芮甜甜 (23)
- 笔记本cpu报价 (25)
- 因河南人求职遭拒女子发声 (16)
- 大尺度重口味 (17)
- 骆达华卢燕 (19)
- 说女生黑莲花什么意思 (20)
- 斗罗大陆柳二龙衣服消失图片 (34)
- 李现辟谣与王紫璇恋情 (23)
- 游戏笔记本电脑排名 (20)
- 男人喜欢怎样接吻 (20)